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透视2012年高考关键词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2-06-07 09:39:17


一如恢复高考30多年来的轨迹,2012年高考,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和争议。

报考人数下降

今年,针对一些地区生源数量下降的明显趋势,有舆论继续发出“‘考’大学时代是否还在”的疑问,意指高校面临生源危机。

根据教育部5日公布的消息,今年高考报名总数为915万名,比去年减少2%。虽然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,12个省(区、市)却较去年增加,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区。

导致考生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2008年开始的人口拐点——18岁以下适龄人口的减少。

此外,自费出国留学也分流了部分生源。统计显示;从2008年起,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连续4年保持20%以上增长速度,2011年达到34万的历史高点,其中近一半人赴外攻读本科。

与生源数量下降形成反差的,是招生计划连年保持适度增长。今年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85万名,预计平均录取率为75%,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。

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报到率已接近红线。2011年,山东专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投档情况显示,文理科近8万计划投档后仍有5万余计划缺额。有很多高职院校即使降低到180分,依然遭遇“零投档”。

聚焦异地高考

对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争议,今年着重聚焦在“异地高考”。

两会前夕,山东宣布从2014年起允许非户籍考生在该省参加高考。教育部也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。

不久前,教育部宣布从今年开始的5年内,国务院确定的21个省(区、市)的680个贫困县约1万名学生,将成为“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”的受益者,以单报志愿、单设批次、单独划线的方式考入大学。

教育公平改革艰难。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,在获取保送、加分优惠政策的过程中,农村生源明显处于劣势。

陈志文认为,在户籍制度没有完全松动的背景下,仅仅让教育部们做到绝对按考生人数匹配招生计划,有着现实困难。虽然各地纷纷出台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相应措施,但现实问题依然突出。

评价方式有赖进步

高考录取率逐年攀升,机会多了,为什么广大考生还如此紧张?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说,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依赖于社会观念的进步,考生想要真正从高考中“松绑”尚需时日。

在程方平看来,高考至今仍是很多地方衡量教育发展的唯一标准,升学率依然是整个教育体系的“指挥棒”。广大家长认为孩子上大学就是成材,各种趋利的辅导机构,更加剧教育生态的恶化。

近年来,我国一些地方已开始探索建立学生素质测评记录+高考成绩的高招录取评价体系,期望能够减轻高考一次性考试的权重,但效果目前还很不理想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02-8926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