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词语百科知识点-犊鼻裈讲解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5-12-17 20:41:26


古代用的一些词语,现在很少用,大家遇到时很难理解它的意思,学大为大家整理一些词语解析。下面是学大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词语百科知识点-犊鼻裈讲解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
犊鼻裈 - 读音dú bí kūn

1.亦作"犊鼻裩"。亦省作"犊鼻"。亦省作"犊裩"。

犊鼻裈 - 历史渊源

2.短裤,一说围裙。形如犊鼻,故名。

3.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琴挑富家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,文君私奔,与相如在临邛卖酒。"文君当垆,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佣保杂作,涤器于市中。"见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。后用为卖酒的典故。

4.三国魏阮籍﹑阮咸叔侄,俱名列竹林七贤。阮族所居,在道北的都是富户,在道南的都为贫家。俗有七月七日晒衣之习,是日,居道北诸阮盛陈纱罗锦绮,居道南之阮咸"以竿高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"。人多怪之,他说:"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!"用以调侃世俗。见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。后用为贫穷的典故。

犊鼻裈 - 发展

由于裤都被穿在里面,所以质料比上衣差,富贵之家也有用丝织品制作的,在社会上被公认为是奢靡之服。《汉书?叙传》提到穿“绮襦纨绔”的贵戚子弟。绮是有花纹的丝织物,纨是织造细致的生绢,都是很贵重的。后来,人们用“纨绔”专指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公子。杜甫有诗句“纨袴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”,用纨袴与儒生对比,包含着纨袴者不学习、不向善之意。

魏晋南北朝是裤子的盛行时期,因受异域生活方式的影响,这个时期士庶百姓都以着裤为时尚。当时的裤子形制比较宽松,尤其是两只裤管,往往做得十分肥大,俗称“大口裤”。和大口裤相配用的上衣则较为合体,名为“褶”。褶和长裤穿在一起叫做“袴褶”。当时男女都穿袴褶,如《西河记》载“西河无蚕桑,妇女以外国异色锦为袴褶。”由于裤管过于肥大松散,行动不便,人们就用丝带将裤管的膝盖处紧紧系缚,这样就比较便捷了,这种缚带的裤子叫做“缚袴”。现在,我们在看民族舞蹈或皮影戏时还能看到缚袴的造型。

魏晋以后,袴、裈二字合用,合裆之裈既可称“裈”,也可称“袴”。和上衣一样,为了御寒,裈可以做成夹的,或絮进棉、麻,称为“复裈”。《世说新语?夙惠》说:韩康伯小时候,家里非常贫困。冬天很冷他只有复襦而没有复裈,母亲要为他做,让他拿着熨斗。他说,不用了,熨斗中有火,柄就是热的,我现在穿复襦,腿上也应该暖和,不用做复裈了。

唐代妇女虽然喜欢穿裙,但裤子并没有被废弃,尤其在“胡服”盛行之时,都以穿裤为时尚。缚裤依然存在,不过多用于军将、仪卫。普通男女的裤子与魏晋南北朝流行的大口裤相反,通常做得比较紧窄,裤脚部分也明显收束。

宋代时又将裤子的祖先——胫衣,纳入流行之列,壮大了裤子的家族。只是先秦时期的胫衣多贴体穿着,而宋明时期的膝裤可加罩在长裤之外。两宋时期的男女,不分尊卑,都穿膝裤。《朱子语录》记称,南宋奸臣秦桧在朝为相,虽然得高宗皇帝的重用,但高宗对他也时有防范。秦桧死后,高宗终于松了口气,对臣下说:“朕今日始免膝袴中置匕首矣!”可见,连皇帝平常也穿膝裤。

明代膝裤多制成平口,上达于膝,下及于踝,穿时以带系在小腿上。清代称膝裤为“套裤”,因为它的长度已不限于膝下,也有遮覆住大腿的。同时,缠足女子所用的膝裤被称为“藕覆”。秋冬季也有做成夹裤或在夹裤中絮棉的。裤管的造型也有多种:清初时呈直筒状;清中叶变为上宽下窄,为了穿着方便,多在裤脚部分开衩,穿时以带系结。到了晚清时期,又崇尚起一种宽松式的套裤,裤管之大比最初翻倍。这个时期的裤管上大多被裁制成尖角状,前面较长,穿着时露出臀部及大腿外侧,有绳可系于裤带。妇女所穿的套裤,色彩也较鲜艳,裤管下脚常镶有花边。除套裤以外,普通的长裤在明清两代仍然被使用着,既可衬在袍衫长裙之内,也可和襦袄等服配用穿在外。

以上就是学大为大家提供的词语百科知识点-犊鼻裈讲解,希望对大家了解犊鼻裈这个词语的意思有帮助。最后祝愿大家幸福安康!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