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★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文《生态系统的结构》教学案课件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8-01-04 14:05:37


高中生物课本上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大家掌握,在学习生物课文之前大家要做好课前预习,课前预习的时候阅读教学案课件可以帮助大家掌握重点内容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文《生态系统的结构》教学案课件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。

一.确定教学目标

1.知识目标

(1)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;

(2)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;

(3)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。

2.能力目标

(1)尝试运用系统分析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;

(2)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图表,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。

3.情感态度和价值观

(1)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,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、整体的系统;

(2)初步形成生态学的观点,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。

二.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

教学重点: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。

教学难点: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。

三.课堂教学过程设计

(一)导入新课

1.多媒体播放几张有关“环境主题”的漫画

2.学生分析: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。

3.总结:这几张漫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所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,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与我们第5章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。

幻灯片展示本章章题及学习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)

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

◆生态系统的范围

◆生态系统的结构

◆生态系统的功能

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

(二)新课学习

1.生态系统的范围

(1)组织学生自主学习“问题探讨”,构建其中“生物与非生物关系”模型。

(2)通过分析模型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,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。

(3)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剖析生态系统的概念。

i 提出问题:要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?

ii讨论:教材第88页的 “?”

iii判断:一个池塘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?

(4)播放一段时长3min的影片“生态系统的类型”,让学生了解一些主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特点。

2.生态系统的结构

(1)以“池塘生态系统”为例,组织学生合作探讨教材第89页 “资料分析”中的问题1、3、4、5、6。(将问题3中的“食物链”改为“非生物”)

[引导学生复习以下内容,帮助学生理解第5题中“生物的营养类型”]

自养型生物

光能自养型生物

化能自养型生物

绿色植物(主要)

光合细菌

化能合成细菌

(如硝化细菌、硫细菌等)

(光合作用)

(化能合成作用)

(2)引导学生逐一回答上述问题,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。

(3)多媒体展示“池塘生态系统”的图片,教师剖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,重点突出它们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。

(4)多媒体展示两组问题,学生思考回答。

第1组:

i在自然界中哪些生物属于生产者?

ii在自然界中哪些生物属于消费者?

iii在自然界中哪些生物属于分解者?

(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整理,归纳一些常见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什么成分。)

第2组:

i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吗?

ii所有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吗?

iii所有微生物都属于分解者吗?

(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整理,提醒学生要注意对一些易错点的掌握。)

(5)在理解“生态系统各成分作用”的基础上,组织学生构建“生态系统结构”模型,以突出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的统一性。

(三)课堂小结与反馈练习(课后练习与学案精选例题分析)。

四.课后反思

(一)成功之处:回看这一节课,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成功的。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:

1.体现新课标的理念,多种手段相结合,实现三维目标。

(1)让学生分析“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”,不仅引出了本章的课题,更重要的是使“热爱自然,保护环境”这一情感目标得以实施。

(2)通过模型构建,学生既认识到了“生态系统结构”的统一性,又培养了他们运用构建模型的方式来搭建知识网络的能力。

(3)通过“分析模型――引出概念――提出问题――讨论――判断”层层深入,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准确掌握“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构成生态系统的条件”。

(4)组织学生合作探讨教材中的问题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,使他们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,不仅寻求到了问题的答案,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合作意识,培养了自己的合作能力。

(5)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,引导复习 “生物的营养类型”;剖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;归纳一些常见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什么成分;整理一些易错点;进行课堂小结等,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,教师有“画龙点睛”之功效。

2.合理运用“多媒体”辅助教学。

在教学中,我只是将“多媒体”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,该用时则用,不该用时则不用,较好地发挥了“多媒体”丰富教学内容、提高教学效果的功效,没有把自己变成“影片”的播放者或解说员。

(1)首先通过“多媒体” 播放几张有关“环境主题”的漫画。主要是借用课外资源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,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。

(2)播放一段时长3min的影片,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一些基本知识,同时也可以使紧张的教学氛围得以缓和。

(3)用“多媒体”展示设置的问题、课堂练习,有效的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,增加了课堂容纳量。

(4)将本课时的教学纲要、重点知识板书在黑板上,避免了一节课下来,学生不知道这一节课学过什么的尴尬局面。

3.充分运用了教材资源

教材本身就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模式,作为教师,我很注意利用教材中“本章引言”、“问题探讨”、“资料分析”等教材资源,与学生共同分析,从分析中领悟本节内容,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。

(二)不足之处:从教学效果来看,虽说是成功的,但还有不少不足之处,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:

1、在有些环节上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准确。比如让学生构建“问题探讨”中的模型,在我预想中,学生完全可以构建出这个模型,但在实施过程中,发现几乎没有学生可以构建出来。虽说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能达到本环节的教学目标,但这在时间上就有些被动,使后面的教学显得有些仓促,乃至最后没有时间通过练习来进行教学反馈。所以,在以后的备课中,一定要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,既不能过低估计学生的能力,也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。事实上,第一节课后,我就及时地对这一环节进行了调整,只要求学生分析其中“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”,而将“模型构建”布置为作业,学生课后完成。

2、由于连续多年带高三的原因,对旧教材与新教材的诸多不同控制不精细,没有很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。比如“生态系统的类型”这一内容,新课标不作要求,但在课本中又以“小字”的形式出现,是讲还是不讲?如果讲要讲到什么程度?不能把握。最后选择播放一段3分钟的影片,但在影片中的介绍又好像具体了一些,有些不必要,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在时间的安排上难以分配。如果把这一时间分配到学生的“问题讨论”中去,这在实现教学有效性上应该更好些。所以,在以后的教学中,要充分理解、把握新课标的要求,要更快地转变教学观念,更好地处理新旧教材的关系,努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。

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文《生态系统的结构》教学案课件,希望大家能够在课下认真阅读生物教学案课件,想要获取更多的高中生物教学案课件请查阅学大教育网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